編者注:新浪財經舉辦“#我投我分享#”互聯網金融征文活動于上周啟動,匯聚各位“小財主”們在互聯網投資理財的體驗故事,為大家搭建互聯網金融資訊和經驗分享的平臺,聰明您的投資,便利您的理財。
作者:向明月
退休后,時間、精力都過剩。曾經用一筆房基金,還有多年的門診費結余,湊夠最低購買額度5w,,在距離最近,也是我最早開戶的的一家銀行理財師的如簧巧舌勸說下,簽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生死狀,買了一支理財產品,兩年期,預計年化收益率為6%。
到期后,說是因股市匯市波動,虧了8%。作悲痛狀后,停了停,又說總行領導為幫助這款虧損客戶,特地設計了一只投資于鐵路等基礎設施的一年期理財產品,預計可挽回損失,而且只限于原老客戶購買。
怎么辦?咬咬牙,又簽了生死狀。
一年后,承諾終于兌現了。除補足了上期虧損,還獲利2%,略低于當時一年期定存利息。總算松了一口氣。
我等那點兒養老工資錢,不敢亂折騰。從此后,說得天花亂墜的理財產品,再也不敢買了。那家銀行還算夠厚道的了,讀到其他一些投資理財虧損上當的報道,真是慘不忍睹。
更早前的一些閑散零錢,買了幾只基金,一直沒有動它。經金融危機洗涮,已從最高點落下,其收益拉通算,可能也只在定存一年期上下吧。
退休后回老家居住,工資卡屬地成為了外地,取、轉都要1%左右手續費。在被銀行壟斷盤剝,且奈它何之余,余額寶[微博]橫空出世。手心癢癢,忍不住要去注冊開戶。孩子在外地,聽說后再三勸阻,講她們單位某某,某某,支付寶[微博]上的錢被人用完取走,等等。
說來,還應感謝孩子,10年前,是她教會我上網;3年前,又把她淘汰下來的摩托羅拉[微博]智能手機給了我,老漢我才不落人后,能趕趕時髦。
但這次我不聽她的。幾千萬用戶都不怕,我怕什么?
于是很順利地分別在淘寶,微信,百度[微博]注冊成功。各投入一些錢。
淘寶的余額寶很管用。從上個月起,我都能用工資順暢地買入劃出。每月省下幾十元異地轉賬手續費,何樂而不為?
僅此一點,馬云[微博]就功德無量。正因為余額寶的這個功能是一把雙刃劍,工資到后,不敢在那里多停留,即刻劃轉,倒也高枕無憂。
微信百度等,因只綁定一張銀行卡,無此后患。
這三大巨頭的進出口,我很適應。雖說獲利從7%,到6%,再破6%到5%,也遠比銀行一年期定存高,不消說更高過活期利息。而且沒有進入的動輒幾萬幾十萬的額度限制,有些是一元,有些是一角。更有意思的是,平添了不少理財樂趣。
這幾天,興業的掌柜錢包名列互聯網理財收益率頭把交椅,令人羨慕嫉妒恨。我從電腦上去了,存了些錢。但后來想再加入,卻很麻煩。試了幾次,總是出錯,不是提示賬戶名不對,就是密碼或驗證碼錯誤。忍無可忍,最后,我通過手機輸入了他們給的新密碼,迫不及待取出存入的小錢,逃命了。
是我技藝不精,還是他們設計不對?難道手機能輕易做到的,電腦反而不行?
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改變了我的生活,我雙手贊成。至于安全性等等,當然應該考慮,但不要無限夸大,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美國夠厲害了吧?出來一個斯諾登,還不是把老美搞得很狼狽?可謂防不勝防。
但防患于未然還是要考慮的,但切不可因小失大,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對我們自己而言,關鍵是看好管好自己的手機。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