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零售戰略下的中小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一言難盡

大零售戰略下的中小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一言難盡
2023年11月02日 14:51 市場資訊

  來源:華夏時報

  上市銀行三季報披露收官,整體來看,中小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速高于國有大行、股份行,但在上半年資本市場震蕩之下,其中間業務發展的分化情況進一步加劇。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了27家A股上市中小銀行的三季度財務報告發現,城商行、農商行在中間業務收入增速上“大相徑庭”。17家城商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速平均值為-16.55%,10家農商行該項收入同比增速平均值為70.35%,其中,有4家銀行三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速達到了100%以上,而有的銀行相關收入卻幾近“折半”,同比減少近50%。

  同時,中小銀行財富中收占營收比重普遍較低,27家上市中小銀行中僅青島銀行蘇州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4家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營收占比達到了10%以上,另有3家銀行的相關業務收入占比不足1%。

  11月1日,相關分析人士向記者解讀稱,受到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居民在信用卡消費、理財投資等方面較為保守,中小銀行在中間業務層面受到一定沖擊,再加上與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競爭,影響了中小銀行相關業務增長。

  中間業務收入分化,63%的上市中小銀行同比負增長

  在商業銀行輕資產轉型、降低資本消耗的過程中,中間業務收入成為展現其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中小銀行也卯足了勁兒發展中間業務,但2023年以來,在資本市場的影響之下,不少中小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持續縮水,中小銀行間的中間業務收入及增速分化加劇。

  三季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27家上市中小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平均值為12.81億元,高于平均值的有10家,另有17家未達平均值。

  具體來看,有11家中小銀行前三季度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到了10億元,7家超過了20億元,6家超過了30億元,40億元以上的只有江蘇銀行和寧波銀行。其中寧波銀行前三季度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最多,達到了53.75億元;江蘇銀行次之,相關收入達到了43.03億元。

  此外,有14家上市中小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水平在5億元以下,5家上市中小銀行該項業務收入不足1億元,瑞豐銀行該項收入最少,僅為0.06億元,其次為常熟銀行,該項收入僅為0.18億元。

  從增速來看,27家中小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平均同比增長5.64%,有9家高于平均值,16家未達平均值。其中,17家城商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速度平均值為-16.55%,10家農商行該項收入同比增長速度平均值為70.35%,城商行、農商行間增速差異明顯,農商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速明顯快于城商行。

  具體銀行方面,張家港行、常熟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速度最快,分別達到了255.19%、225.98%,是27家上市中小銀行中僅有的兩家增速在200%以上的。除此之外,紫金銀行、瑞豐銀行兩家的中間業務收入同比增速也達到了100%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27家上市中小銀行中有17家中間業務收入同比負增長,占比達到了62.96%。其中貴陽銀行等3家銀行的該項收入同比減少幅度達到了40%以上。

  2023年以來,資本市場動蕩持續,銀行理財、基金等產品收益也受到了一定影響,普益標準數據顯示,三季度存續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不含現金管理類)區間收益表現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2.36%,環比下跌0.26個百分點;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3.18%,環比下跌0.01個百分點。疊加2022年“破凈潮”的影響,銀行理財整體存續規模下降,整體低于去年水平。

  多家中小銀行曾在2023年半年報中提到“存量理財產品規模壓降”“資本市場波動”“客戶投資情緒低迷”“理財風險偏好下降”“代銷綜合費率下降”等因素,中間業務承受的壓力溢于言表。

  “在宏觀經濟及金融市場波動下,居民對信用卡消費、理財投資方面較為保守,影響了相關業務增長。”11月1日,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中小銀行中收下滑受信用卡業務、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下降拖累明顯,同時,近年來國內推動銀行金融機構持續減費讓利實體經濟也造成一定影響。

  “雖然上市中小銀行在同業中已經算較好的水平,但中間業務發展依然遠無法與大行競爭。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理財市場走向成熟,之前中間業務基數較低的大行,在業務重心偏向中間業務后,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增長率,從而進一步形成對中小銀行相關業務的擠壓。”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為,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有資源優勢、實力雄厚,對中小銀行形成競爭,部分中小銀行在中間業務領域走出自己特色化道路后才有可能穩住市場份額。

  中間業務營收占比普遍不高

  中間業務表現不理想,相關收入對業績的帶動作用也有所下降,記者注意到,27家中小銀行中間業務的營收占比普遍不高,平均值為5.89%。分銀行類型來看,城商行中間業務營收占比為7.23%,農商行為3.61%,城商行中間業務對營收的帶動作用高于農商行。

  具體到銀行層面,共有4家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營收占比達到了10%以上,青島銀行的占比最高,達到了12.41%,其次為蘇州銀行,達到了12.05%。而張家港行、常熟銀行、貴陽銀行、瑞豐銀行4家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的營收占比則均未達到2%,瑞豐銀行該項業務收入的營收占比僅有0.20%,居于末位。

  與2022年同期對比,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中小銀行的中間業務營收占比整體收窄,最多收窄了4.5個百分點。增長最多的為紫金銀行,2023年前三季度中間業務收入營收占比相對2022年同期增長了1.8個百分點。

  究其原因,在前三季度中間業務收入下滑的同時,銀行資產負債規模仍在持續擴張,伴隨著存款利率的多次下調,銀行的利息凈收入仍在持續增長,一增一減之下,中間業務收入占比下降更加明顯。

  周茂華分析認為,在市場競爭之下,當前國內部分中小銀行在相關中間業務發展方面的競爭力相對弱一些,部分中小銀行在客戶基礎、產品服務創新、品牌等方面相對弱一些,也導致了其中間業務收入對營收的貢獻不高。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1-08 康希通信 688653 --
  • 11-07 夏廈精密 001306 --
  • 11-06 泰鵬智能 873132 8.8
  • 11-02 中郵科技 688648 15.18
  • 11-01 納科諾爾 832522 1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