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老鼠倉,說好保本變巨虧,買基金被坑請到【基金曝光臺】!信用卡無故遭盜刷,銀行存款變保險,理財被騙請猛戳【金融曝光臺】!
新浪財經訊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于3月23日-26日在海南博鰲舉辦。中國進出口銀行前董事長李若谷出席“大金融、大監管”論壇并發言。
他在會上表示,如果把防風險變成第一任務,顯然對經濟發展是有害的,對金融機構本身也是有害的,因為經濟不好,金融機構肯定好不了。他認為,還是要注意不要過度,監管、風險防范都不要過度。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現在比方說在中國你要去醫院看病,你跟醫生說頭暈、頭疼,醫生說你可能得了腦癌,趕快照一下CT吧。在中國叫做過度檢查、 過度治療,其實沒有那么大病,但是你給他開很多藥、做很多檢查,實際上醫院是為了多掙點錢,并不是說要把你這個病治好。
我現在覺得金融危機以后,全世界非常注重金融的監管、風險的控制,還有所謂的資本的充足率等等,我都贊成。首先你們一定要清楚我不是反對這些做法,你建立一個金融機構、銀行、基金、保險或證券、投資銀行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如果是為了促進經濟的增長,那么你現在防控風險已經變成首要任務了,也就是說你現在有點本末倒置了。
那要是為了防控風險,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撤銷,就沒有金融風險了。但是經濟不發展怎么辦呢?我覺得那個問題更嚴重,剛才主持人問我的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的問題,就是說是很困難達到的問題,但是我并不是反對金融監管、控制風險,因為不控制風險也不能很好地支持經濟的發展,所以我覺得是必要的。
但是現在確實有一點過分了,確實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因為現在我覺得金融機構的負責人都不愿意冒風險。可是不冒風險的事,在經濟發展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我覺得還是應該更注重經濟發展,因為金融機構主要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如果把防風險變成第一任務的話,顯然對經濟發展是有害的,對金融機構本身也是有害的。因為經濟不好,金融機構肯定好不了,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注意不要過度,就是監管、風險防范不要過度。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張彥如
金融業創新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與機遇。銀行頻道官方公眾號“金融e觀察”(微信號:sinaeguancha),將為您提供客觀及時的新聞精粹,分享獨家、深度、專業的評論點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