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于3月23日-26日在海南博鰲舉辦,主題為“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中國人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出席并發言。
他表示,2016年中國境內外綠色債券市場達到2千萬,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發行國。但是綠色金融發展還面臨四個障礙:一是整個全球都還缺乏強有力的綠色金融認識,二是綠色領域還需進一步政策支持,三是市場缺乏合適的綠色金融產品,四是信息不對稱,信息披露制度還需再完善。
以下為文字實錄:
馬駿:去年中國是G20主席國,在中國的倡議之下建立了G20金融綠色研究小組,由中國和英國共同主持。這個小組專門研究了全球的綠色金融發展所面臨的主要障礙包括五項障礙,針對這五項障礙提出7項倡議,用于克服具體的障礙。
我不重復這五個障礙,我想講四個方面。兩位提到了缺乏強有力的支持綠色金融的政策信號這是全球范圍面臨的問題,在中國我想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應該說比較早一點,解決的相對好一點。去年我們8月31號七部委出臺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這是非常重要的政策信號。
政府未來會支持綠色投資,很可能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提高綠色項目的回報率。就是這樣的一個預期,可以提高實體經濟當中綠色項目的投資總量。全球范圍內也有一些政策信號,巴黎協議這是最重要的全球性政策信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綠色投資者信心,但是還不夠,更多的國家要出臺政策和方案。
第二個挑戰就是在一些綠色領域當中,我們還需要一定的激勵措施。并不是說所有的綠色項目都是要虧錢,有些是稍稍低于投資者預期的回報率,他們就差一兩個百分點。比如說投資者希望得到6%的回報率這個綠色項目只有4%、5%的回報率,怎么辦?政府可以做一點事情。利用央行的再貸款,利用貼息,專業化的擔保機制,一定程度降低綠色項目的投資成本。
第三缺乏合適的金融產品,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很多綠色項目是長期的項目。新能源項目、地鐵、輕軌等等,他們還款期是十年、十五年,缺乏長期融資工具。去年開始推出了中國的綠色債券市場,允許綠色項目,鼓勵綠色項目從債券市場上獲得融資。
去年從年初我們剛剛啟動,一整年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境內境外加起來達到2300億。未來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最后是信息不對稱,很多機構投資者愿意投資綠色資產,包括在座的,有一個加拿大養老金的代表,他可能不容易找到哪些資產是綠色的。這個跟方主席主管的證監會正在研究的一個任務有關系,上市公司發債企業沒有完全披露他們的環境信息,使得投資者無法識別誰是綠色,誰不是綠色,包括我們的指導意見當中提出要建立強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制度。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謝長杉
《財經會議》報道你看不見的會場實況,傳播會議精華內容,會議直播提前預告,不定期送出免費超值會議門票。官方微博:財經會議,微信號:caijinghy。掃碼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