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半年來,中國式現代化成為國內媒體和學者自始至終聚焦的熱點話題。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3月29日進入第二天。早晨8點多,距開場還有近一個小時,媒體記者就在“中國式現代化”分論壇會場排起了長龍,期待在博鰲亞洲論壇的舞臺聆聽中外學者、政要對這一重要話題的見解。

3月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中國式現代化”分論壇。
與會嘉賓認為,中國式現代化不但實現了中國自身巨大的發展和進步,也以分享的姿態為世界作出重要貢獻,為未來的全球化打下了基礎,將持續惠及世界。
西方的現代化路徑并不是唯一
英國知名學者、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曾出版《當中國統治世界》《大國雄心》等多部具有影響力的中國研究著作。在本次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除參加分論壇外,78歲的馬丁·雅克出現在會場不同的地方,時隔三年后,再次細致地觀察他眼中的中國。
“中國式現代化向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現代化模式。”在分論壇發言中,馬丁·雅克首先將時針拉回到19世紀末。他說道,一百多年前世界上只有一個西方以外的國家實現了工業化,那就是日本。直到20世紀中葉,這種局面都沒有改變。“西方認為只有一種現代化的道路,只有一種現代主義,那就是西方的現代性,沒有其他的現代化模式。中國從1949年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以來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還有很多其他國家,使原有的局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3月29日,英國知名學者、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中國式現代化”分論壇后與媒體記者交流。
這位英國學者指出,中國在改革開放后大量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再創造性地進行本土的現代化——現在中國在很多領域的技術都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不再只是借鑒改造以后自用,但中國式現代化仍將繼續借鑒外部的經驗。馬丁·雅克認為,接下來中國式現代化將進入一個極具有創新力的階段,向世界提供新的現代化模式。
馬丁·雅克的論述引起了同場嘉賓,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吉林省政協原主席江澤林的思考。江澤林認為,中國不僅結合本土特色創新地推進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的道路選擇上也有所創新。他形象地比喻:在西方,工業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和信息化是“串聯”,用了兩百多年時間不斷發展;中國的現代化是“并聯”,強調這四個領域同步進行,并且做到了。由此可見,西方的現代化路徑或范式并不是唯一的,中國探索現代化道路的過程中對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范式。
數十年巨變證明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就
本次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已完成的兩天討論中,眾多外國嘉賓都對中國推動8億人脫貧的成就給予高度贊譽。
在“中國式現代化”分論壇中,四川阿壩州副州長、汶川縣委書記李建軍成為一位特殊的嘉賓。隨著主持人的介紹,他從觀眾席站起身,面向觀眾,動情地講述了汶川從強震中重建、振興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15年了。15年的歷程中我們走過了抗震救災、災后重建、脫貧攻堅,現在正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從我們基層的理解來看,中國式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是一脈相承的,鄉村振興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和重要內容。”李建軍說,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中,汶川“種下三棵樹,走好振興路”。這三棵樹是藝術之樹、美麗之樹和人才之樹,分別代表了精神文明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及鄉村振興的人才保障。
“四川我去過兩次,一次是官方的訪問,后來是地震以后去的,慰問四川的受災群眾。”同場嘉賓,博鰲亞洲論壇理事、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說,她曾帶著一百個汶川的孩子到菲律賓接受心理治療。“四川的重建速度令人十分驚嘆,這也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益處。”
阿羅約回憶起自己1977年第一次來到中國的情景。當時她坐的火車沒有衛生間,在從香港前往廣東途中還在深圳的“小漁村”停了一下。現在,深圳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很多現代化的國家還要高。“1977年的中國,汶川地震時的中國,以及現在的中國,三方面的對比可以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就。”阿羅約說。
中國歸根到底要做好自己的事
馬丁·雅克說,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如果沒有中國,全世界增長的圖景會非常不同。美國在19世紀的崛起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現在,中國實際上取代了美國,成為全球投資的領導者和領先者,但中國作出貢獻的方式與美國在很多方面不一樣。
“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將持續發展,不光對我們自己的國家,對全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尤其是全球經濟面對衰退的情況下。”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說,一些國家的打壓對他們自己影響更大,因為這可能讓他們失去中國的龐大市場。世界各國應該共創一個更繁榮的世界。
這場有關中國式現代化的分論壇結束后,當場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接受了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采訪。他表示,過去半年自己參加了大量國際研討會,很多都跟中國式現代化相關。中國式現代化的討論現在已不只是中國的熱點,也是國際輿論非常重要的熱點。
他總結說,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重要的總結、梳理和創新。中國式現代化總結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道路,對過去單一的西方式現代化道路形成了超越和升級。此外,在歐美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式現代化也有觀望和一些個別的歪曲抹黑之聲。
“中國式現代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證明,我們要做‘時間的朋友’。到2050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成的時候,中國式現代化自然就會成為世界所公認的一種國家發展道路的模式。歸根到底,我們還是要把自己的事做好,不斷地發展、創新、升級,高質量推進我們自己國家的未來之路。”王文說。

責任編輯:馮體煒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