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于2014年8月22日-24日在河南鄭州召開。在中國健康大產業的未來分論壇中,泰康之家投資有限公司CEO劉挺軍稱,商業保險可以通過NGO的組織等等,起到他自身的作用,我的看法大健康產業少不了集中商業醫療保險,對整個需求的激發,發揮客戶對規模經濟的需求,發揮配置優勢。
以下為劉挺軍在中國健康大產業的未來分論壇的發言實錄(部分):
劉挺軍:在健康產業中間,泰康人壽應該是在2007年就開始了,從養老起步進行探索。到現在我們總的養老社區在一線城市,總的建筑面積,同時在建的90萬平米,一萬戶的規模,基本上在美國最大的養老機構是5萬戶的規模,我們的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更重要的是泰康創建了一個新的模式,把養老保險和養老社區結合起來,這個產品應該說在中高端市場上廣受歡迎。
那對于大健康產業,毫無疑問未來是一個很有朝氣的行業,2000年到現在年均醫療增長是16%,未來到2020年國家提出來的戰略目標是8萬億,平均的規 模現在是2.7萬億人民幣,基本上每年年均增長率是14%。我個人來看,如果從產業頂層架構上來看,最關鍵的問題是存在商業醫療保險的缺位,這可能是在產業結構上大家普遍面臨的問題。無論是健康管理還是體檢,還是民營醫院,怎么做到規模?怎么樣激發中高階層的需求,這可能是個焦點的問題。
我認為商業醫療保險在健康產業中間有幾個基本的作用:
第一個基本作用,就是解決支付體系的作用,就是誰付錢,誰買單。特別在中高端的市場,因為我們的社會基本保險只能解決基本的醫療需求,解決不了中高端的需求,同時醫保定價也有所缺失,所以只能依靠商業保險。
第二個基本作用,商業保險能在醫療環節中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現在中國醫療資源嚴重供應不足,但是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巨大的資源浪費,錯配,基本上是集中在一線城市高端的綜合性醫院里面,我們平均住院天數是十幾天,在美國平均住院天數是5天。為什么大家不愿意康復?不愿意醫療養老?可能他有90%是企業付費,不是個人付費的。那有商業保險介入以后,實際上就可以促進,因為美國的商業保險是對醫院有考核的,如果你醫院超過4.5天一定要把你拉出去,商業保 險在整個大環境中的作用很大。
第三個基本作用,商業保險對醫療體系效率的提升和質量的監管,大家都知道現在醫患糾紛很大,很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監管體制。保險公司實際上是代表消費者,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醫療質量的考核。我們看到中國的體制,如果看美國的體制,他的衛生監管部門和社保部門是合一的,我們是分開的。商業保險可以通過NGO的組織等等,起到他自身的作用,我的看法大健康產業少不了集中商業醫療保險,對整個需求的激發,發揮客戶對規模經濟的需求,發揮配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