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7月8日消息,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暨第二屆銀行綜合評選”頒獎盛典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辦。本屆論壇以“未來銀行之路·變革與回歸”為主題,并圍繞金融業相關熱點話題展開議題討論。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在會上表示,銀行業有客戶、信用等方面優勢,將成為財富管理的主流行業。
以下是郭田勇講話實錄:
郭田勇:接著這個話題說,你們搞的第一屆銀行業發展論壇,這個題目確實跟我們這個報告有關系,因為我們去年做的“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你們論壇和我們的報告同時出的。我記得我們去年的“銀行業發展報告”上,針對銀行業發展講的四化,新型城鎮化、利率市場化、融資多元化、金融科技化,為未來面臨這種四化的挑戰怎么來應對提供了意見,去年這個報告做的還是非常好的,我自己覺得是比較好的。
今年新浪說你們再搞一個報告,就像我們2012年做的“私人銀行報告”,2013年就不能再做了,因為觀點提完了腦子想不出來那么多東西了,不能說再講幾化跟去年不一樣,比較難了。第二,我們也不像中國銀行業協會這些機構似的,有上百號人可以每年搞報告,我們人數比較少,我們只能突出重點。我們現在告訴大家,上半年搞了一個“第三方支付報告”,剛才應總提到了大數據,我們正在做一個“大數據與商業銀行業務基本營銷”這么一個報告,“銀行報告”我們今年不再搞了,但是我們去年提的觀點,包括今天上午嘉賓談講的很多內容跟我們去年其實討論的還是比較相似的。
接著這個話題我講一下,我們今天是財富管理這個話題,剛才光大張總把這個數據講的很詳細,大概我們社會中總的財富管理,各類機構財富管理資產總量大概有40萬億,而且我也注意到我們銀行理財在其中是第一大戶,大概13萬多億。但是我也看到美國,美國大概也是有40多萬億,但是他是美元,40多萬億美元,這個量可能比我們還是要高得多的,我們恐怕隨著我們經濟的繼續往下推進,我們經濟增長繼續推進,當然這個推進,我記得我那年做“私人銀行報告”里講,這個推進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經濟增長速度高,跟社會財富增長有正相關的關系,第二,中國還有一個問題,經濟增長速度高收入分配差距又在不斷增大,這樣使得高凈值客戶的增長速度比境外就要快,我們這么分析可能未來中國整個財富管理行業,從客戶角度出發,我們財富增長的空間還是相當大的,我想我們對這個行業要有信心。
第二,財富管理雖然處在一個軍閥混戰群龍治水,這么多機構都在這里面,但是我相信銀行業可以成為財富管理中的一個有競爭力的一個主流性行業,我是相信的,在中國現有情況下。雖然剛才講,信托、券商、保險公司、基金、私募、第三方理財,各類機構都在里邊做,但是我相信銀行業在里邊是有他的競爭力的,因為什么呢?我想幾個原因吧:
第一,銀行業有著廣泛的客戶基礎,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客戶基礎有兩類,一是存款,二是我放款的客戶,存款客戶就容易轉化為買我的產品的所謂財富管理客戶,貸款客戶就容易使得我的財富管理找到出口向外投,潛在的轉化空間是非常大的。
第二,銀行的信用水平是非常高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現在你保險公司券商去拉錢不太好拉的,我們一說銀行的,百姓有錢人對我們是比較放心的,特別是對于很多中低收入者來講,直到現在,我剛從家里回來,我昨天從山東回來,我媽媽將要80歲了,現在買銀行理財產品,她一直把銀行理財產品當作更高收益的一種存款,她認為是存款,只是收益高一點。我想,中國很多這種中低收入客戶就是這么認為的,這個要注意到,是我們銀行理財產品得以做大,跟這種客戶客戶基礎,特別是跟我們銀行的客戶信用度關聯是非常大的。
第三,我認為在理財產品中,銀行業作為一種非標的理財產品是有他的獨特優勢的,因為我們知道非標類產品是從客戶把錢直接投到這個企業里去,大家剛才講,所謂進行了預期收益率管理還是進行凈值管理,這里面為什么?銀行理財產品我想進行預期收益率管理的比較多,因為非標類產品,我們經營公司也是這樣,你把錢投進去的時候,一定談的是,我給你一年你給我多少收益,跟放貸款一樣,談的就是固定收益,當然這邊就可以給客戶固定收益了,所以這塊是銀行應該說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一塊。
當然非標產品,盡管有發文控制他的總量,后來銀行又搞了所謂表外的同業務進行了替代,但是我們注意到,現在銀監會也在推出銀行的一些叫做債權投資類的,其實這種產品去年年底開始試點,這里面背后也是未來期望的,通過這種試點未來把這個非標產品標準化,當然會使銀行這塊空間會非常大,所以我講銀行業我相信未來有可能作為財富管理的主渠道。
第三點,我希望、我認為我們財富管理未來一定要打破剛性兌付這種理念,這個理念一定要打破,這是什么意思呢?其實我剛才上面聽幾位嘉賓發言,有嘉賓談到,說我們要像管理表內資產一樣我們重視表外資產的管理,潛臺詞就是講,我們銀行做這類產品對風險也是高度重視的,這個是對的,打破剛性兌付并不以為著你可以不重視風險,風險的前端一定要重視,我做這個產品,我往這個項目中投,我對這個風險一定要高度重視,因為我這邊是幫著人家打理財產,我當然不能說把錢給賠掉了,對風險一定要重視。但是剛性對付我想什么,我們在后端上,一旦這個東西投這個項目真出問題了,不能采取一些拆東墻補西墻隱瞞風險的一些方式來進行抵補,這個問題比如說,我舉個例子,像我們中誠信托跟私人銀行做的那筆產品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因為最后不管哪家機構把盤接了,我只問你,你私人銀行把錢投到那個項目中去了,那個企業到底樣,能不能還錢,這是核心的,如果那個企業沒有現金流,那個企業倒了,那么這筆錢就不應該給你的私人銀行客戶還,你不要采取所謂第三方為了掩蓋過去,這個是有問題的。
我們所謂非標的也好,或者我們這種財富管理就是要實現管理的單筆資產跟你項目要實現一一對應,項目出問題這邊就應該出問題,這點是我們強調的,因為大家知道前段時間央行[微博]發的一個報告談到有一個問題,談到由于剛性兌付的存貸,使得社會上無風險利率水平被大大抬升,其實這也是我們克強總理講,為什么現在企業融資難,央行報告天然就要想,因為你搞剛性兌付,本來社會上無風險利率應該只有百分之三四,你這里弄到百分之六七八了,當然企業下游融資成本也會推上去了,所以我們想打破剛性兌付非常重要。
包括那次開會我曾經講一個觀點,我說你給信托客戶8%、9%的規定,又搞保護基金讓他不要出問題,而信托產品又超過100萬才讓買,我說你在社會公正上都要出問題的,憑什么說有錢人拿100萬買信托能獲得8%的收益,我作為一個屌絲幾萬塊錢我只能把錢存到銀行去拿到3%的收益,都是剛性兌付,因為都是剛性兌付嘛。所以我們講,除了銀行存款之外,這個是要剛性兌付的,這個國際、國內都是一樣的,因為你不還銀行倒閉,其他的各類財富管理產品,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信托之類的,都要打破剛性兌付,這點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未來我相信這么做我們才能夠使得我們金融秩序真正從餛鈍走向有序,把社會融資產品真正給它降下來。
最后一點,我說銀行財富管理,我希望我們不但有財富管理之名,更有財富管理之實,我意思說什么呢?雖然剛才應總也講的我們銀行做的私人銀行,既做投資服務,又做一些增值類的服務,給客戶各種服務都能跟得上,但是從整個銀行財富管理來看,我們感覺真正站在以客戶為出發,為客戶量身訂做、量體裁衣,幫他去進行這種財富管理我們做的還不太夠。
好比剛才蔡行長講,去到醫院看病一樣,我們銀行能做到說,針對不同的病人給你開不同的方嗎,我們恐怕這塊很大程度上財富管理還處在蘿卜快了不洗泥,一個產品嘩啦一下就向外推,我也曾經講過,我說就像我們銀行喜歡做大企業不愿意做中小企業,是因為有肉吃的時候誰也不愿意吃骨頭一樣,當肉沒有了吃骨頭也會香。現在財富管理也有這個問題,整個社會資金需求比較大,中國為什么財富管理規模發展這么大,就是由于社會中融資缺口大,而有體制內的這塊資源抵補不上缺口,所以形成了財富管理這個行業來彌補融資缺口。所以我們很多財富管理行為都是想的就是幫助企業進行的一種融資行為,我首先考慮幫助你企業募集到錢,很難形成以客戶為主導的市場,跟我們財富管理發展的中國特色是有關的。
我希望我們未來隨著市場發展不斷的成熟,我們的各類財富管理機構,特別我們的銀行業能越來越重視給你提供資金的客戶,真正站在他們角度上為他們來量身打造產品,而不能把財富管理僅僅做成一種融資規矩,這點我想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