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7月8日消息,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暨第二屆銀行綜合評選”頒獎盛典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辦。本屆論壇以“未來銀行之路•變革與回歸”為主題,并圍繞金融業相關熱點話題展開議題討論。中國建設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寇冠參加圓桌論壇“新金融生態下的銀行業遠景”的討論。他分析認為,從歷史成績來看,銀行積累了大量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應用的并不是特別好。對于我們來說,要有一個觀念的轉變,數據是銀行最好的資產,我們資產不僅僅是錢,我們目前來說,我們在座電子銀行方面,我們成立自己的電子銀行數據實驗室,我們力求更深度結合我們沉淀銀行的數據,加上在新的環境下提供各個方面的數據,來深度挖掘和分析,更好為客戶設計產品,提高他們的體驗。
以下為發言實錄:
寇冠:對于建設銀行來說,最近這幾年是我們作為一個大的轉型的非常重要的戰略舉措期,我們在2011年提出建行的一個發展規劃,這個規劃就是跨界智慧。看互聯網的發展,對新金融,對新的生態下,銀行業應該怎么做,我們這個規劃其實這幾年有一定的預見性,而且在這個方向上做了大的舉措,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新的舉措,這幾年應該對建行來說是很關鍵的,對整個金融行業,對每家銀行都是一個轉型的一個關鍵的時候,我同意樊爽文司長的觀點,未來新金融、新業態是金融行業競爭的重要幾年。
從歷史成績來看,銀行積累了大量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應用的并不是特別好。對于我們來說,要有一個觀念的轉變,數據是銀行最好的資產,我們資產不僅僅是淺,我們目前來說,我們在座電子銀行方面,我們成立自己的電子銀行數據實驗室,我們力求更深度結合我們沉淀銀行的數據,加上在新的環境下提供各個方面的數據,來深度挖掘和分析,更好為客戶設計產品,提高他們的體驗。
我們現在建行也在做一個很大的轉型,這個轉型里面,我們專門涉及一個數據組,這個就是用來重新樹立現存的數據,訂立標準,把數據的指標,各種各樣數據的深度進行一個全面的整合,意圖把原來不相關聯的情況結合起來。
主持人:互聯網與生俱來的就是風險,我們剛才強調風險,從去年以來已經出現很多安全的問題,我們在擁抱互聯網的同時,我們想問問各位老總,你們對安全的考量是怎么樣的?
寇冠:安全和風險,一說到就是體驗,大家覺得這個是一個矛盾,體驗好了風險就大,其實這是雙刃劍。對于安全來說,作為一個新的互聯網環境下,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所謂的新金融,或者互聯網發展的態勢下,可能我們的發展就會變得更加曲折。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現實,又非常既有宏觀的、也有微觀的情況。對于建行來說,我們在安全問題一直比較持審慎的態度,從我們最開始到現在,我們在安全上一直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包括在訪問客戶安全工具,后臺安全監控到安全團隊,這可以打造一個安全的團隊。更多的安全希望有更底層的設計,以為安全很多問題,到發展的今天,這不是銀行一家在環境里面能夠起到作用,包括移動金融,芯片廠商等等,應用軟件等等,安全應該是一個更多從國家層面、從整個社會應用的環境層面去考慮,才能從根本上建立好的環境。
主持人:像寇總說的,安全和風險的防范和客戶的體驗真的是一個矛盾體嗎?我自己就有體驗。我最近有一個工行的U盾,好幾年了,就因為有這個U盾,要上網下載什么,驗證什么,我一次也沒用過。相反,我在用微信支付的時候,現在用一些網站,比如買機票、火車票,用微信支付特別方便,只要六個字的密碼,我就可以支付成功。我不知道各位怎么看這種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業態他們的這種安全防范,他們是真的走到我們的前面嗎?還是在你看來,有一些風險還沒有被發現?
寇冠:其實這個不好完全這么比,因為從電子銀行的角度,它承載的是你銀行在重要的服務通道,其實在這個平臺上,你幾乎自己所有的東西,我相信很多人把自己的銀行卡、各種各樣的業務在這個上面全都有,所以它能給客戶提供的服務部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支付,是一個可以是大額的轉賬、投資、繳費等等,服務方面很多,因此在安全要求上很高。我們看到互聯網、包括第三方,他們更多是在小額支付當中,所以風險的要求相對來說門檻低一些。但是這恰恰是我們銀行需要向他們學習的,我們對于客戶來說并不是所有的應用要裝在一個大盒子里,可能更需要輕量化,過去我們可能是一個大的APP,以后我們發展成小的APP,這個一定要包拯安全,不能把一夜之間多少年的積蓄不翼而飛了,這種情況不允許發生。但是小額的購物,50、100就不需要客戶非要用U盾,其實各家銀行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這需要我們去改進和調整的。
寇冠:P2P關鍵不在支付上,這個比較關鍵是在第三方的優勢是在在于作為一個商戶來說,他需要面對客戶,繼有工商又有建行、又有浦發等等,他通過第三方解決跟多家銀行對接,否則每一個都要對接比較麻煩。我想對P2P來說,作為一個商戶支付,跟服務商性質是一樣的,選擇第三方一定是有道理的。
主持人:據我了解,他們被很多銀行拒絕了。
寇冠:可能這個不是支付,有可能是在資金監管等等這方面,銀行在這方面會比較審慎。如果是支付,純粹的支付銀行應該歡迎。
寇冠:對未來對電子銀行來說,對我個人來說,對整個銀行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間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總結我們建行的未來的展望,要做這么幾件事:
第一,未來的金融公司一定要觸摸,我們守著銀行自由的渠道,我們有更廣泛的舞臺,互聯網金融他們發掘的渠道,在產品銷售,在營銷、服務上發揮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我們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觸碰他們的層面。
第二,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跨界,互聯網金融企業他們搭建的平臺,開放性的平臺,為客戶提供鏈式、閉環的服務,因此他們的客戶連續性非常高、忠誠度非常高。希望銀行作為經營實體有自己的優勢,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做這樣的服務?
第三,希望我們要做到這些,一定要對客戶有更充分的了解,我們談到很多大數據,服務洞察,希望對客戶有更多的了解。這些不是幾個人坐那兒想一想,要來自于數據。希望未來是一個智慧的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