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7月8日消息,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暨第二屆銀行綜合評選”頒獎盛典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辦。本屆論壇以“未來銀行之路·變革與回歸”為主題,并圍繞金融業相關熱點話題展開議題討論。平安銀行零售及私人銀行產品總監梁大偉在會上表示,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發展的趨勢,而利率市場化后,哪家銀行先做好私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誰就能走得更好更遠。
以下是梁大偉講話實錄:
梁大偉:5月份的時候,國內理財產品的余額13萬億,我之前也看到數據,去年一整年,通過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是達到68萬億,我們看到這個數字很驚人,但是2013年跟2012年比較增長超過了38%,而且我相信今年看起來應該增幅也不少,說明什么?說明實際現在國內老百姓投資者基本上越來越少把存款或者把資金放在儲蓄里面,對理財產品需求很大。而且我們現在也看到理財產品定價越來越走市場化,也在推進我們利率市場化改革。
同時我們看到理財產品現在,舉個例子,我們平安銀行之前也推出一款產品,叫雙利豐贏,比如我們給我們的客戶投資者最低可能有5.5%,但是最高是有機會拿13%,是從資產投資結構變成投資者也想象空間了,比如說如果我跟A股掛鉤或者跟黃金掛鉤,如果我看中的時候,其實投資者有機會拿高一點收益。
今天我們主題就是“利率市場化”,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在過去差不多30年其實有幾個主要的市場差不多走過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當時80年代是美國,89年是臺灣已經走完這個改革,最近主要的市場就是香港,2001年的時候也是走過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我們現在國內面對的環境或者市場就是跟我剛才上的美國、臺灣、香港不一樣,但是其實我也可以分享一下,在這個里面可能有一些共同點。第一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了,利率市場化肯定是利差是收窄了,銀行沒有辦法了,為了增加他的收入,可能需要開拓中間的業務,所以共同點就是,我們可以看得到,在走過利率市場化的銀行,哪一家銀行首先瞄準私人銀行財富管理,零售這塊可能后面就走的比較好、走的比較遠。舉個例子,比如香港,就是花旗、匯豐、渣打,他們就是最早很詳細的計劃去做大財富管理,去做大私人銀行。
而且我們看到利率市場化以后,其實有很多產品他的需求一下子爆發,比如說結構性產品,基金不管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或者對沖基金,比如說跟證券有關的或者是跟資本市場有關的,甚至有一些保險,銀保,一下子爆發,因為客戶如果是無風險投資,基本上就是定期存款,如果他需要追求高一點回報的時候,肯定需要去投不同的,比如說基本市場的產品,也包括理財產品。所以我們看到共同點就是,誰開始準備好這塊,誰就走的比較遠,而且走的比較好。
而且同時如果是做好私人銀行或者財富管理,我自己個人來看,有幾大點,我也希望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第一點,我們也看到,現在比如說好像信托、基金公司,或者是第三方理財,現在都去做財富管理,都去做理財,但是我自己個人認為,銀行還是有個天然的優點,最終銀行還是要結算賬戶,不管你是做信托、第三方理財或者是做基金基本計劃,最終客戶的錢還是需要回到銀行,比如說客戶把錢拿出去用最終還是把錢拿到銀行,銀行有結算的優勢。
第二,看我們怎么整合這些銀行的資源,舉個例子,比如平安銀行,因為我們是平安集團,所以除了銀行我們有保險、信托、證券、資產管理,看銀行怎么整合資源,同時我們也是開放新的平臺,不但是國內海外,除了我們自己集團,我們跟比如說好的一些產品供應方,其實我們還是有合作,所以為什么剛才我們蔡行長也說了,我們在2月底的時候面對媒體也發布我們全球資產配置,幫助我們客戶打通國內、海外整個資產配置。
第二點,現在我們看到投資者還是產品驅動,剛才我聽到興業銀行的行長也提到剛性兌付,現在很多投資者客戶買個產品,很簡單,這個銀行給你6%,旁邊給你6.2%,他跑過去了,對他來說他不太關注里面投資的資產風險有多大,反正興業銀行剛性兌付你兜底嘛。所以如果利率市場化以后,如果客戶追求高一點的回報,他就肯定需要多參與不同的市場,而且不同的產品。
最后一點,專業化差異產品的服務。我也可以舉一些例子,什么叫專業差異化的產品或者服務,其實每家銀行自己本身是有不同的定位,比如說在國際市場上面做的比較好的私人銀行,可能是包括瑞士銀行UBS,也包括摩根大通,UBS因為他做很多IPO,比如上公司上市老板、管理層他有很多資金,要幫他做好財富管理,幫他做好私人銀行,摩根大通就是他的私人銀行是在他資產管理里邊,他的私人銀行是向資產管理匯報,他們主要是做資產管理,做專業化這塊,因為他覺得給他的服務是從資產管理做私人銀行。
最后就是資產配置,其實我們提到資產配置,他不但是很簡單放多少股票、多少商品這些,背后還有模型,就是是不是把所有的比如說風險調整回報計算在里面,舉個例子,比如說現在在國內,可能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在信托公司買了信托產品、在基金公司買的基金的產品,但是原來地發現他里面的資產、他里面的標的全都是房地產,所以你看起來好像產品很分散,問題是你的風險其實還是跟某一個行業有關。
所以在資產配置這塊,其實投資研究很重要,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今銀行做的好,他自己基本上有一個投資研究的團隊,他就懂得對資本市場,比如說利率、匯率、股票,國內海外他需要有一個判斷、他需要有分析,他才可以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對市場有判斷,他才可以做好產品的開發、資產管理。
最后就是專業性,剛才我聽到我們蔡行和匯豐的行長、興業銀行也說,專業性很重要,因為在海外你做財富管理、做私人銀行你需要去驗證、你需要去考試的,而且你做的不好,比如說你違規他可能不給呢牌照,所以專業性很重要。
今天我也很高興參加這個論壇,新浪財經我們也可以共同推進投資者教育,因為我們在投資者教育這塊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