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沖擊下我國養老金的統籌賬戶將給財政造成巨大負擔。
今后38年中,養老金累計缺口占GDP比重將達到75%,遠高于環保成本,是融資平臺和鐵路債務對財政的壓力的近20倍。應充分估計養老金問題帶來的巨大壓力,在五年內啟動國有股份大規模劃入社保體系的改革。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養老金缺口”大或小是可以商榷的,但缺口問題確實存在,重要的是養老金改革問題不能再拖。當前,養老保險制度所面臨的挑戰,不光是資金缺口,更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公平。說到底,養老保險是社會資源的重新分配,首先要解決的是公平性問題。
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我國全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6895億元,比上年增長25.9%。到2011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94萬億元,而再往前的2010年底,結存為1.53萬億元。
“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缺口將超18萬億,這個說法不科學,很荒謬。”江蘇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頤,“痛批”了這個研究結果。即使養老金不夠發,國家財政也會來補貼,“只要退休的人能拿到錢,就不算是缺口”。
鄭功成認為,延遲退休年齡的出發點,應當是基于人均預期壽命延長和養老負擔代際公平的需要。因此,我們有責任抱著對子孫負責的精神來考慮退休年齡的調整,越早越主動、越平緩、越公平,越晚越被動、越波動、越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