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而立之年的項領,正處于創業的巔峰期。他掌控的華億集團已經在安徽蕪湖扎下堅實的根基,目前如何帶領團隊做好集團的二次創業、甚至未來的三次創業已成為他的首要關注點。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項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百年復旦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海納百川的學術胸襟,自由、進取、開放、民主,歷史的風云變幻推動了復旦的崛起,更鑄就了流傳至今的復旦精神。
學術獨立的理念,思想自由的理想,正是這些所有復旦的優良傳統塑造了百年名校的風范,在中國歷史廣闊的發展中寫下濃重的一筆。
大陸與臺灣血脈相連,擁有共同的歷史文化根基,以及相同相融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近年來,隨著臺海關系的改善,兩岸經貿關系持續發展,海峽交流合作日益增多。
臺灣學生和臺灣的企業家們借助復旦—臺大EMBA項目帶去了真實可信的大陸經濟形勢和多元化的商業實踐理念,為臺灣企業界注入新的特色和活力。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經濟系榮譽教授高希均教授首先發表了主題為《從三位弗里曼談大趨勢》的演講。“世界要由市場機制主導/由經濟決定;世界是平的/不平的;世界是競爭的/相互依存的;世界是知識工作者主導的/要永續發展的……” 高教授以宏大的視野探討了從不同角度解讀世界的觀點,引發大家的思考。
“知識的更新”,這是方道義在談及復旦EMBA給予自己收獲的時候反復出現的一個詞。“原來的知識得到提升,新的知識則像新鮮空氣一樣源源不斷地送來,這是我在復旦兩年來最愉悅的事情。”
經驗豐富、觀點獨到,這是何祥炎給人最為深刻的印象。在復旦EMBA的兩年中,他不僅認真學習了每一門課程,作為班長帶頭參與了班級內部的建設,而且看到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現象,對學院的發展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若是有一個娃娃在欲哭未哭時遇上了黃敏,那他們多半能馬上安靜下來,甚至露出可愛的笑容——要知道,這就是黃敏一直以來引以自豪的親和力。與孩子們打交道近三十年,她早已能讀懂孩子們的喜怒哀樂,懷著一顆溫柔細致的心當他們的“醫生媽媽”。
一頭利落短發,白襯衫搭配西裝褲,李歡就是這樣一個優雅干練的女人。在就讀復旦EMBA的日子里,富有遠見的教授、臥虎藏龍的同學都給了她滿滿的驚喜。回憶起自己的事業人生與在復旦求學的日子,李歡的感恩與感悟難以言說。
一個已經有了管理學科碩士頭銜的人,在工作十幾年后重新回到校園,到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攻讀EMBA,這就是寧瑞潔。兩年來,她一直很享受在復旦的讀書時光,不僅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學習“悟道”,也體驗著與老師同學愉悅相處的深厚情誼。
作為復旦EMBA11春3班的班長,沈笑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勇往直前者”,他毫不諱言自己的職業起點是一位建筑工地上的搬磚工(大學畢業后,在工地實習期間,是從搬磚頭干起),但如今的他已經在南通四建集團擔任董事副總、上海總部總經理。
明眸皓齒的夏奕奕款款走來,帶著畢業生的風采、畢業生的留戀、畢業生的興奮。領到碩士袍的她迫不及待地穿戴整齊,在母校留下了美麗的身影。本科就讀于復旦[微博]外文學院的她,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機會穿上學士服,今天終于圓夢復旦。
剛過而立之年的項領,正處于創業的巔峰期。他掌控的華億集團已經在安徽蕪湖扎下堅實的根基,目前如何帶領團隊做好集團的二次創業、甚至未來的三次創業已成為他的首要關注點。
在畢業典禮的現場,徐斌和他活潑可愛的女兒成了引人注目的一對:女兒正好小學升初中,爸爸則是復旦EMBA畢業,一大一小,羨煞旁人。在復旦兩年的EMBA學習中,徐斌取得了全A的驕人成績,女兒和爸爸一起分享了完美畢業的喜悅。
沒有熱淚盈眶、也沒有呼聲四起,個性沉著的楊自江在復旦EMBA畢業的時刻依舊保持著一份穩重平靜。也許,學習對他來說早已無謂于起點、終點,而是終其一生的追求。
“讀書工作并無捷徑可言,全憑‘認真’二字。”這是葉柒平發自內心的感慨。他的言行正如他在金融市場行業內取得成績一樣,從來都是務實派。
2年時間,18門課程“全A”,學位論文獲評“優秀”,這就是朱德峰為自己的復旦EMBA生涯交出的成績單;他也因此成為復旦EMBA2013屆畢業生中唯一的“大滿貫”獎項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