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阿爾法工場
用“瘋狂”二字來形容今年以來黃金的漲勢并不為過。
今年一季度,金價上漲約19%,如此同期漲幅在歷史上極為罕見,超越這一漲幅的時期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和1972至1974年間。
進入二季度,黃金價格更是以近乎垂直的曲線持續攀升,最高價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上演了一場暴漲的狂歡盛宴。
隨著金價屢創新高,黃金主題ETF作為連接黃金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橋梁,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據Wind統計,截至4月18日,全市場黃金主題ETF資產規模合計達1451.05億元,較2024年末的704.42億元增長超一倍;從資金流入情況來看,今年年初至4月18日,全市場黃金主題ETF合計“吸金”規模超過510億元。
黃金市場此番熱度居高不下,除了美國肆意加征關稅、美元持續疲軟等因素外,全球央行與眾多機構投資者紛紛入場增持黃金,更是推動這一輪金價上漲的關鍵力量。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24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達1044.6噸,較2023年增長約5%,今年一季度購金量為289噸,延續強勁增持勢頭。其中,中國央行連續五個月增持黃金,今年3月末黃金儲備達7370萬盎司(約2292.33噸),創歷史新高。
資金的涌入,在推高金價的同時,也間接推動著相關產品凈值的上漲。
01 金價放大器
據Wind統計,全市場黃金ETF年初以來的漲幅普遍超過了30%,并呈現出漲幅略高于黃金現貨價格漲幅的顯著特征。
從交易機制和投資門檻來看,黃金ETF主要投向黃金交易所掛盤交易的黃金現貨合約,投資者在證券交易所開戶后即可公開購買。其起投金額通常僅需10元,極大降低了投資門檻,讓更多投資者得以參與黃金投資;而直接購買實物黃金,如金條、金幣等,起投金額往往在數千元甚至萬元以上。
在流動性方面,黃金ETF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資者買賣操作與股票類似,極為便捷,流動性良好;實物黃金的買賣則依賴銀行、金店等專門渠道,交易流程復雜,且買賣差價可能較高。
此外,黃金ETF還可通過全國銀行間同業市場債券回購的方式合理運用杠桿機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效放大投資收益,創造超越現貨黃金的回報空間。
正是這些優勢,在市場情緒高漲、金價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入,進一步提升了黃金ETF的交易活躍度與市場關注度,使其成為投資者追求資產增值的重要選擇。
02 另一種選擇
對于有意布局黃金市場的投資者而言,除了黃金ETF,主要投向金礦公司股票的ETF是另一類值得關注的產品。
這類產品的核心標的是金礦公司股票——由于金礦企業的盈利對金價波動高度敏感,當現貨黃金價格上漲時,產業鏈中上游的金礦公司往往最先受益,盈利增長動力顯著。
以黃金股ETF(159562)為例,其投資策略清晰聚焦黃金產業上游機遇:該基金跟蹤的“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指數”,從內地與香港市場精選了50只市值較大、業務覆蓋黃金采掘、冶煉、銷售的上市公司證券,全面反映兩地黃金產業的整體表現。
2024年年報顯示,該基金95%以上倉位配置于股票,其中85%以上集中于貴金屬(黃金)及相關工業金屬成分股,具備極強的黃金Beta屬性,能有效捕捉金價上漲帶來的行業紅利。
從市場表現看,黃金股ETF的彈性優勢更為突出。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22日,黃金股ETF今年以來累計上漲38.5%,漲幅超越多數黃金ETF品種。
這一表現背后,得益于雙重驅動邏輯:一方面,金價上行直接推動金礦公司利潤增長;另一方面,企業產能擴張、成本控制等基本面改善,會進一步提升市場對股價的上漲預期,形成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提振效應。
當前黃金市場的供需格局,為黃金股ETF的投資價值提供了堅實支撐。
供應端,全球金礦年產量增速已不足1%,再生金雖受高金價刺激但增量有限,實物供給彈性持續弱化,長期呈現“緊平衡”狀態。
需求端,黃金的配置與投資需求穩健增長。據光大證券研報顯示,截至3月末,全球黃金ETF持倉量約3445.3噸,較去年4月底增加365.6噸,增幅達12%;而今年一季度合計增持226噸,占前述增量的62%,機構配置節奏明顯加快。
尤其是亞洲市場,黃金ETF增持量在4月顯著加速,以4月18日當周為例,亞洲黃金ETF合計增持15.8噸,占當周全球增持量33.4 噸的47%,而亞洲黃金ETF在3月合計增持9.5噸。
在金價持續強勢的背景下,黃金開采、冶煉等相關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不斷改善,未來業績有望隨行業景氣度提升而穩步增長。
黃金股ETF通過直接布局產業鏈上游,既能分享金價上漲的“β收益”,又能捕捉企業盈利改善的“α機會”,為投資者提供了兼顧趨勢性機遇與個股彈性的優質投資工具。
03 抗周期鐵律
周期天王周金濤曾用其最經典的康波視角總結過黃金的投資:黃金價格可以看做經濟增長的反面。
在長波衰退期開始時,黃金資產步入長期牛市,并且在蕭條期的5-10年里獲得最顯著的超額收益。而在經濟復蘇和繁榮期,黃金收益率趨于下行。經濟系統正常運作時,黃金定價保持相對穩定狀態。
但當全球經濟系統運行到特定階段,市場信用、貨幣體系出現大幅動蕩時,金價將在貨幣信用對沖屬性的釋放下迎來超級行情。
眼下,隨著特朗普關稅反復,及其特朗普政府對美聯儲的干預行為,正在削弱市場對美元的信心,美元信用出現裂縫。
為此,高盛在本月大幅調高了黃金價格預測。
在11日發布的報告中,高盛Lina Thomas團隊將2025年底金價目標從3300美元/盎司提高至3700美元/盎司,并預計交易區間為3650-3950美元。
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央行需求持續升至110噸/月,ETF持有量反彈至疫情時期水平,投機性頭寸達到歷史范圍頂部,黃金甚至可能觸及4500美元/盎司。
雖然金價距離預測的高點仍有一段距離,但黃金交易已經達到新冠以來的最擁擠水平。
4月2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所有合約成交量達到188萬手的歷史天量,成交金額達到了15277億元。這個成交量創了上期所黃金期貨歷史最高記錄,成交金額也創造了中國期貨市場單一品種最高單日成交額的最高記錄。
多空雙方的短期博弈,進而引發了國內黃金市場巨震。
但當我們跳出短期博弈的視角,用長期資產配置的維度來看待黃金時,它又成為了大多數普通人為數不多可操作的對沖工具。
一方面,對于許多追求財富保值、希望跑贏通脹的家庭來說,盡管黃金價格會有短期波動,但拉長周期來看,其價格始終呈穩步上漲趨勢。有研究顯示,黃金價格的漲幅約是通貨膨脹水平的3.2倍,抗通脹能力顯著。
從更宏大的角度來看,無論我們面臨的是經濟從衰退走向蕭條的下行周期,還是面對突破驅動的新一輪經濟繁榮期,黃金都能發揮獨特作用:在經濟低迷時,歷史數據顯示黃金往往能帶來超額收益,幫助抵消部分財富縮水的壓力;而在經濟上行期,黃金作為不生息資產,持有成本相對有限,不會過度拖累資產組合的整體收益。
基于黃金“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投資者在配置時可采用“核心+衛星”的組合策略。
站在當前全球經濟周期的關鍵節點,黃金的配置價值早已超越短期價格博弈,成為家庭資產組合中穿越周期的“穩定錨”。它未必能讓財富一夜騰飛,卻能在時代的湍流中,為每個家庭保留穿越周期的底氣與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系的,請于上述內容發布后的30天內進行。


責任編輯:朱赫楠

400-690-0000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