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花清瘟背后,站著一位“院士首富”

連花清瘟背后,站著一位“院士首富”
2022年12月09日 19:06 市場資訊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來源:環球人物雜志

他是企業家,是醫生,

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作者:隋坤

  近日,多地藥商哄抬連花清瘟顆粒、膠囊(以下簡稱連花清瘟)價格的新聞屢次刷屏。

  隨著各地防疫政策逐步細化優化,連花清瘟等部分熱銷藥品出現暫時緊缺,這讓一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心思。

  據市場監管總局調查,有藥販在連花清瘟進貨成本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惡意哄抬價格。比如某線上藥店11月進貨時,成本僅為11元的連花清瘟 ,待到12月初售價竟高達88元。

  對此,生產連花清瘟的以嶺藥業回應稱:公司近來連花清瘟供貨價格保持穩定。市場監管局也于近日表態,要“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

  12月8日下午,以嶺藥業收盤封住漲停板,51.76元的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

  吳以嶺是以嶺藥業掌門人,也是連花清瘟的研發者。他是企業家,是醫生,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隨著連花清瘟引發關注,吳以嶺也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中醫天才

  1949年,吳以嶺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父親吳世升是河北省故城縣小有名氣的醫生。

  吳父好學,家中藏品不是藥材就是醫書。吳以嶺從小“浸泡”在這樣的環境里,很快展露了自己的醫學天賦。

  5歲時,吳以嶺已熟背多個藥方;13歲時,他能準確辨識出200多味中草藥,并了解其功效;高中時,他接過父親手中的《醫學衷中參西錄》《陳修園醫書四十八種》等沉甸甸的古書,日夜鉆研。

  因學校停課,吳以嶺的高中生涯斷斷續續,時常在家自學。那時他時常捧著家藏的中醫典籍,起初還只是為了消磨時光,沒想到后來竟慢慢“鉆進去了”。《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陳修園醫書四十八種》……他幾乎看了個遍,越看越有味兒。

  1977年恢復高考后,他抓住時機復習功課,最終考上了河北醫科大學的中醫系,然后又攻讀了南京中醫藥大學的首批碩士學位。

  研究生畢業后,他回到燕趙故土,從事心血管一線診療工作,一干就是10年。

  · 吳以嶺

  這10年是他事業起步的“地基”。在此期間,他逐漸摸索出一種治療心血管病的藥方。但因這個藥方含有大量蟲類,引起業內廣泛討論。

  很多老專家對方子有很大疑問,吳以嶺給出的理由是:“張仲景也曾運用蟲類藥”。

  1989年,吳以嶺研制新藥成功,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方面做出突破。此后,他又研發了治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處方。

  1989年,有港商主動找上門來,表示愿意為他投資或與他合作,但前提是,必須先把他的科研成果拿到境外驗證、注冊。吳以嶺拒絕了。

  眼看著合作這條路走不通,他決定“下海”自己干。

  1992年,吳以嶺騎著一輛破自行車,背著一個舊人造革黑皮包,走進石家莊高新技術開發區,遞交了開辦醫藥研究所的申請。

  半年后,他相繼成立了石家莊開發區醫藥研究所附屬醫院(河北以嶺醫院前身)和石家莊開發區醫藥研究所黃帝制藥廠(以嶺藥業前身)。

  當時,吳以嶺的拳頭產品是包含“水蛭、全蝎、蟬蛻、土鱉蟲、蜈蚣”5種蟲類的通心絡膠囊,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在以嶺藥業早期發展中,通心絡膠囊“居功至偉”。即便在產品線日漸豐富的2008年至2011年,其收入還能達到6.4億元、7.17億元、9.21億元,對應營收占比68%、44%、56%。

  “院士首富”

  時間來到2003年,“非典”在國內肆虐。吳以嶺在公司組織了防治非典會議。

  他認為,“非典”屬于中醫“瘟疫”范疇,因“疫毒”而發。疫毒所致疾病,以起病急、傳變快、表證短暫、較快出現高熱、煩渴為主要臨床表現,這與“非典”起病即高熱、寒戰、肌痛、干咳的主要癥狀基本一致。

  據此,吳以嶺提出了一個宜肺泄熱的中草藥配方,采用連翹、銀花、板藍根、貫眾、藿香、紅景天等清瘟解毒,這就是現在的連花清瘟。

  不過,待連花清瘟問世,“非典”已接近尾聲。

  吳以嶺隨即切換賽道,瞄準了更廣闊的感冒藥市場。他以“大市場在感冒,大機會在流感”的市場策略為指導,對連花清瘟的配方進行改造。

  2009年3月,隨著甲流疫情蔓延,國家衛生部對公眾發布了第一版《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連花清瘟位列中成藥首位。

  隨后,連花清瘟的銷量從2008年的1.76億粒增至13.82億粒,銷售額從6000萬元暴增到5億元,同比增長670%。

  與此同時,吳以嶺也沒忘記自己的醫生身份。他汲取中醫典籍營養,不斷探索創新,逐步構建起絡病理論的大廈。

  同年12月2日,中國工程院對外公布了院士增選結果,吳以嶺從449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48名新院士之一。

  以嶺醫院絡病門診室副主任醫師李彥霞,對一次跟隨吳以嶺坐診的情況記憶猶新。

  有一次,一名七十多歲的患者來求醫,自訴后背發冷,像背著一塊冰,夜不能寐。吳以嶺診過脈,問身邊的學生:“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是痰飲癥。《金匱要略》中有明確記載,說‘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有如手大’。”

  李彥霞很納悶:“《金匱要略》我也背過啊,咋沒印象?”她馬上找出大學學過的《金匱要略講義》,一查,果然找到了這句話。

  正是對中醫典籍的熟稔,讓吳以嶺頻頻產生攻克頑疾的“火花”。

  2011年,以嶺藥業正式登陸A股中小板,吳以嶺身家接近50億元,被稱為“A股院士首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連花清瘟銷量再次走高。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由連花清瘟領銜的以嶺藥業呼吸系統類藥物,收入從上一年的17.03億元驟增至42.56億元,拉動公司營收翻倍增長。

  胡潤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那年吳以嶺家族已坐擁15億美元財富,折合人民幣約105億元。從此,吳以嶺被稱為“百億院士”。

  如今,吳以嶺仍堅持定期出診。作為河北省首屆“十二大名中醫”之一,他的掛號費在2008年至2015年僅為8元,2015年以后漲到了30元。

  高處不勝寒

  近些年,圍繞著吳以嶺和連花清瘟,也有不少議論。

  《中國中醫藥報》曾在2004年的報道中寫道,以嶺藥業在短短15天內完成了連花清瘟“提取、濃縮、干燥、成型”等生產工藝。此后多年,各家媒體大多沿用此說法。

  但今年4月,以嶺藥業發布公告,又否定了“15天研發”的說法,稱其“與事實不符”。至于當年到底多長時間研制的連花清瘟?以嶺藥業并未給出確切數字。

  一起陷入爭議的還有以嶺藥業。

  吳以嶺素來重視營銷。

  1997年,他親任公司銷售部經理,通過樹立學術品牌形象進行戰術營銷,一度被稱為“以嶺銷售鐵軍”。

  2005年,吳以嶺讓長子吳相君掛帥以嶺藥業營銷中心,主持公司藥品市場銷售工作,領導著近3000人的銷售隊伍。

  與高調營銷相對的,是以嶺藥業不算顯眼的研發費用。據其財報顯示,2019年,其研發支出為3.91億元,銷售費用則為22.27億元。后者為前者的5.6倍。

  據悉,目前以嶺藥業的營收比較依賴連花清瘟。據財報顯示,該公司2020年的收入構成中,以連花清瘟為主的呼吸系統類產品收入42.56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48.46%,接近一半。

  除此之外,據南風窗、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吳以嶺還被質疑“在學術圈搞裙帶關系”。

  2020年5月,醫學類學術期刊《植物醫學》發表了一篇論文,論證連花清瘟可以顯著縮短新冠患者康復時間,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文章的第一通訊作者名叫賈振華。

  很快,有人扒出賈振華“刻意隱瞞的身份”。其實,他是吳以嶺指導的研究生,參與了連花清瘟的藥物改良與研發。

  此外,他還是吳以嶺的女婿,經營著一家以嶺藥業的子公司。

  在賈振華補交給《植物醫學》的勘誤文件中,他承認了與以嶺藥業的利益聯系,但也強調“并未參與該論文的實際研究或統計分析,不會降低論文結論的客觀性”。

  隨著連花清瘟站上風口浪尖,圍繞以嶺藥業和吳以嶺家族的爭議也逐漸浮出水面。當《環球人物》記者就這些爭議進行采訪時,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太敏感”“不方便深談”。

  2004年,吳以嶺曾在媒體面前談到了人生信條:“雄心有多大,事業就能做多大。”

  如今,吳以嶺和他的以嶺藥業一起登上高峰。但高處不勝寒,面對紛至沓來的質疑,吳以嶺的回應并不多。

  今年上半年,以嶺藥業的公告稱,該公司相信“清者自清”。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海營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3 華密新材 836247 8
  • 12-12 合肥高科 430718 6.5
  • 12-12 凱華材料 831526 4
  • 12-12 通力科技 301255 37.02
  • 12-12 源杰科技 688498 100.66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