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大量數據雷同:湖北四環與遠大醫藥的數據也出現了雷同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大量數據雷同:湖北四環與遠大醫藥的數據也出現了雷同
2025年01月24日 10:33 市場資訊

  來源:夏志敏醫生

  有朋友驚奇地向我求證,國家藥監局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多份生物有效性數據雷同。

  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已經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一共 1988 個(包括同一藥物不同規格或劑型)。

  下載以后對比發現,盡管公開的數據非常有限,確實有多個品種連小數點后兩位的數據都完全一樣。

  比如瑞舒伐他汀鈣片,原研藥是阿斯利康生產,商品名‘可定’,一共 12 個品規通過一致性評價,南京正大天晴與 Lek Pharmaceuticals d.d 的對比如下圖:

  無獨有偶,鹽酸曲美他嗪片,原研藥由施維雅生產,6 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中,湖北四環與遠大醫藥的數據也出現了雷同。盡管Cmax等參數順序跌倒,甚至兩個廠家樣本數量都不一樣,幾何平均值,甚至 90%CI 都保持了高度一致。

  集采藥質量擋箭牌被戳破

  日前上海政協委員稱‘麻藥不睡、血壓不降、瀉藥不瀉’,炮轟集采藥物效果不好,質量欠佳。與以往每次被質疑時一樣,醫保局總是拿出一次性評價來做擋箭牌。所有集采藥物都通過了國家藥監局的一致性評價,質量保證,不容置疑。

  一個仿制藥要正規通過一致性評價,難度很大,要求非常高。我國 6000-7000 家藥企,數以萬計的仿制藥,到目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也才 1988 個品規。除了需要通過實驗室的質量標準檢測,還需要在人體試驗中驗證其生物等效性。而這些驗證方法和流程,不論美國日本,基本是國際慣例。

  然后,如此嚴肅認真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卻出現了大面積的數據雷同。難怪有人質疑,并不是仿制藥質量不好,而是中國仿制藥質量太差。

  中國仿制藥,劣幣繼續驅除良幣

  據仿制藥領域資深人士透露,上述情況并不意外。一致性評價早期,有的公司實打實做,三次才通過,生物等效性驗證成本 3000 萬以上,而后來同品種其他公司 800 萬包過。

  據猜測,這樣的數據雷同,不排除第三方公司分包給了同一家下游公司,導致數據完全一致。否則同一品種的競爭對手公司怎么可能輕易地共享數據?

  始于 2012 年的一致性評價,本來很有希望扭轉中國制藥劣幣驅除良幣的糟糕狀況。但在 2018 年集采即將啟動之前,一致性評價開始加速,各省藥監在驗產等環節也開始放水。

  10輪集采,始終堅持低價中標,外資原研已經全部離場,一些實實在在做的仿制藥企,成本高,即使中標也位于尾部,得到的采購量很少,生存越來越難。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賜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1-17 宏海科技 920108 5.57
  • 01-16 亞聯機械 001395 19.08
  • 01-16 海博思創 688411 19.38
  • 01-14 富嶺股份 001356 5.3
  • 01-13 超研股份 301602 6.7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