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海南博鰲3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任明超 王林)樓市一直是博鰲亞洲論壇的熱點話題,2017年的博鰲論壇樓市熱依舊。在房地產分論壇這一博鰲亞洲論壇的“壓軸大戲”還未正式上演時,一些專家學者已經開始在其他的場合對樓市“指指點點”。
“老百姓是需要被教育的,房價漲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的房價會一直漲下去,只有讓它跌幾次,腰斬一次,他才知道痛。政府真的沒有必要管理房價,要管就多建一些廉租房,讓低收入者有房住。”為了強調不讓政府管房價的觀點,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一個分論壇上如此回答嘉賓如何抑制房價的問題。
在姚洋看來,樓市就像股市,有漲有跌很正常,房子就是資產,買得起高房價房子的都是一些投機者,政府為什么要為這些人負責?姚洋發表觀點的場合是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的第19場分論壇“新土改:探索與思考”,雖然談了新土改的一些思考,他還是把一些時間留給了談房價。
姚遠表示:提高土地的供給量對抑制房價作用極小,因為土地供應的彈性小,除非把國土面積變了,隨便放開了,這是不可能的。任何國家都有土地管理的規章制度。土地供應彈性比較小,需求彈性比較大的情況下,肯定是抑制需求更有效,如果說要控制房價,最簡單的辦法是什么?擴大容積率。
姚遠在分論壇上說,必須意識到土地供給是彈性極小的東西,住房需求是極具彈性的。中國的房子畢竟還是一個高檔的消費品,而且應該看到所謂的高房價都是在一線城市,現在擴張到二線城市,能夠買得起這些房子的是哪些人,不是普通老百姓,一定是有錢人,它是一種投資,是一種投機行為。要不要把整個房地產政策都綁在這些人身上,要好好考慮一下。壓房價壓的是哪些人在得益,還是投機者在得益?
“我們現在整個政策都是為富人服務,我們要求低容積率,看看一線城市的房子多數在10層左右,極其浪費,把所有的住房加倍,平均20層,你看看供給上去了沒有,我們是作繭自縛,我們要抑制房價,實際上還是在為少數人服務。”姚遠繼續發表他的“驚人”觀點。
而在另一個分論壇“怎樣去杠桿?”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亦提到房地產,只是他認為中國現在其實就是幾十個城市房價在漲,大部分城市已經不可能再漲了。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很快就會崩潰,并因而導致中國經濟崩潰,這是有點過分的。
李揚喜歡拿數據支撐他的觀點,他舉例,從不良率來說,現在居民抵押貸款不良率是0.38%,非常優良,整個房地產的抵押貸款不良率0.86%,沒有任何違約的危險。違約只有在出現負資產的情況下才違約,負資產現在在中國基本看不到。
李揚肯定現有的應對房地產風險的辦法,他說:“過去對房地產調控喜歡中央出一個政策大家照著辦,現在很明確了一城一策,每一個城市的房地產由這個城市的政府自己去調控,你自己去判斷,你自己采取措施。中央基本上不采取統一的政策了。我覺得這也是有效應對房地產風險的穩妥的一個辦法。”
李揚希望通過分論壇來強調他的觀點:“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很快就會崩潰,并因而導致中國經濟崩潰,這是有點過分的。”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