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張瑞敏針鋒相對 | |||||||||
---|---|---|---|---|---|---|---|---|---|
http://www.16mn888.com 2005年04月25日 07:23 北京晨報 | |||||||||
中國企業如何走向國際化?在昨天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 ●楊元慶:管理內核國際化 楊元慶坦言,在國際化的初期,聯想嘗試過自我發展的方式,然而,不但自己的品牌沒有在海外打響,由于在海外招募不到優秀的人才,每年要賠進去的“銀子”都在幾千萬元
“我們花了12.5億美元得到了IBM用幾十年打造的全球的網絡,得到了IBM在筆記本研發和生產的能力,得到了國際一流的管理團隊和員工隊伍。如果這些全都由我們自己建設恐怕要花幾倍的錢,十年、八年的時間也未必做到。國際化企業不僅要把產品賣到全球市場上去,更重要的是成為擁有國際化文化的公司,是具有國際化管理內核的公司! ●張瑞敏:民族品牌世界化 “如果說聯想是歐美式的,海爾的國際化道路就是日韓式的! 張瑞敏表示,海爾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通過在國際市場的運作,打造海爾這個品牌!拔覀兊哪繕耸窍M柍蔀橹袊氖澜缑啤.斎徊①彂撌且粭l很好的路子,但并購一個企業后,用我的品牌還是他的品牌,顯然是一個矛盾。” 晨報特派記者 劉映花/文
|